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中)內寫晶片/電腦實際紀錄該注意之事項小預算讓汽車動力大升級!?
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下)內寫後馬力機實測見真章居然更省油!?♥小預算讓汽車動力大升級!?

2020/07 update: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上篇)排氣管頭段/當派/觸媒如何選♥解開原廠封印的利器!?
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下篇)排氣管頭段/可變閥門 馬力機實測♥改完性能大躍進!?

近期K編終於入手想長久開的車(My Love),開始企劃新主題「改車小百科」,希望大家能以最CV的方式,幫自己的愛車進行「小投資高價值」的升級,並跟讀者一起探訪許多重要汽車知識。再透過專業實測自身體驗心得,給予大家真正具參考價值的資訊。

第一個主題我們就從男性車主最關心的「動力升級」開始吧!!
其實現代多數汽車(特別渦輪增壓款),可透過內寫或外掛電腦來有效提升動力輸出,大家應該早有耳聞,但絕對也跟K編一樣,抱持著一定懷疑的態度,更擔心對車輛耐久與保固產生影響。

這次K編打算將自己的車當成白老鼠,實際完成電腦升級步驟,並安排第三方馬力機店家進行輪上實測,最後再分享出,自己的心得與駕馭感受(包含油耗)

知識百科:內寫或是外掛電腦?  (買油門放大器便宜又有效!?)
談到引擎電腦的升級(ECU tuning/remapping),目前多有兩個選項:
1. 外掛式電腦盒。
2. 直接內寫電腦。
And 油門放大器 >>算是輔助型配件,
但與前兩者定位不同(非動力提升)。

上為外掛電腦示意圖。

所謂「外掛式」故名思義就是在引擎室,外接一顆小型電腦盒,藉由攔截車輛實際訊號並改寫,再送回原車電腦,藉此讓車輛誤以為壓力/供油等數值尚未達標,再次加大本身的輸出,進而用超標值壓榨出更高的馬力。因此常被一些玩家戲稱為騙訊號

外掛式安裝簡易且設定不難,甚至可自己買來DIY。隨時可拆除與跨不同車來使用非常彈性。價位上多半也比內寫式來的低些,最便宜的幾千就有,但「知名」品牌價位就不會跟內寫差異太大(2~4萬甚至更高),而通常越高階能改寫的訊號類型就越多,但當然也視原廠電腦不同有許多限制。

相比下「油門放大器」的原理就更簡單粗暴,僅攔截油門數值後直接放大(等於幫你大踩油門),所以通常剛裝後會有錯覺,比外掛/內寫更有效果,但其實除了起步/低中速有變猛的感受,馬力與扭力其實不會有任何變化,畢竟只是加大油門力道。不過以預算來說,電子油門放大器確實是成本最低,卻能讓駕駛人感受(假)最明顯的高CP升級,高級款甚至支援不同輸出模式的切換


上為車輛引擎電腦

最後「內寫式」則是不再攔截/竄改訊號,直接透過覆寫(remapping)引擎電腦(ECU),早期需要拆下電腦,甚至進行置換取代,因此又被稱為「改晶片」,但事實上現在的車用設備,幾乎都能直接用OBD (On-Board Diagnostics) 插頭進行連結覆寫,使用方便且無拆解零件。

類似於「手機重刷韌體或OS版本升級」,或許大家會更好理解。雖然可藉由備份來
重新還原,但相對可直接插拔的外掛式來說,內寫絕對需更多專業的設備與知識,自然也不易像外掛式可自己處理(若另購切換器就可以),甚至改一下設定就直接用在其他車上。畢竟內寫ECU一定是專車專用的,尤其高階的專業內寫,技師會根據實際車況進行特調

一般內寫多半單指引擎電腦(ECU)remapping,不過更完整的作法,是要連變速箱電腦(TCU)一併升級,畢竟隨著實際馬力扭力的提升,變速箱運作邏輯也該有對應的重調,此外換檔時機與車輛性能,絕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
上表為K編實際的主觀感受。
K編曾用過某知名品牌外掛一段時間,外掛式在「起步/低速」時,給予很強烈與猛衝的感受,感覺真的比內寫式更明顯,但超過一定時速(80~90看車款)就會明顯開始趨緩,尤其到了高速想再提升時,會顯得特別不線性,可能僅比原廠再多出1~2成的力道而已。

就K編體驗來說,外掛式電腦對馬力性能上的提升,絕對比單純的油門放大器,來得更加直接且確實有效但效果仍集中於低中速領域

另外若新車電腦太過聰明,發現介入的壓力/供油/點火數值不對時,也有可能自動進行修正,造成效果不顯著或不穩定的情況(尤其高輸出時),這也是為何常有人說,老車使用外掛式效果更加明顯的主因。

上為mobile01車友的自身感受示意圖  (文章來源)
剛好01上也有車友分享心得,有趣的是跟K編的心得不謀而合,推薦大家可去看看。

由於是直接對電腦進行「寫入覆蓋」,內寫不用再使用壓力/供油訊號欺騙電腦,而是完全對 空燃比/ 點火/噴射時間 /節汽門…等,視車種不同甚至超過數十種的參數進行微調。雖然起步/低速時,感受沒有外掛來得那麼強烈,但相對上絕對更加全領域 /線性/ 動力輸出穩定,也不易被原車電腦修正回來。

也正因內寫具有極高的主控權,所以程式品牌/ 版本 /技師的功力,除影響性能提升外,不當或過激的調教,也會大幅影響汽車的妥善率,技師的專業更是相對重要。為此,全球的內寫店家,又常分為品牌程式(罐頭)專車特調 兩派的施作方式。

內寫/外掛會不會讓車容易壞 ?
當然以目前電腦升級的成熟度而言,除非遇到真的技術不佳的技師或過激的強化,單就一階甚至二階(後續解釋)來說,真要做到傷車還真沒這麼容易 (電腦也有保護機制),有兩個重點關鍵。

1. 原廠預留空間: 原廠對於汽車性能,往往基於不同目的,會預留一定性能空間(尤其渦輪車),但在車身硬體不變情況下,這空間有一定的上限,而如何在不影響耐用度,盡可能去提升性能,就是各程式品牌或特調技師的專業所在,一般又以德歐系車的極限更大些

2. 溫度的戰爭:動力的升級說穿了往往是與溫度的戰鬥,探究如何車子的溫度負荷極限下提升性能。因此少數本身就已高壓高溫的車(如:BENZ AMG 45與BMW 335/535)等,就相對是高風險戶,而要如何安全調整甚至加裝冷卻機制就是最深的學問了。

但總體來說,多數車種在有經驗的技師教調下,進行合理的提升並經過實跑監控下,發生問題的機率其實真的不大,通常聽到爆引擎/燒渦輪的車友案例,其實多數是重口味改裝玩家+高風險車種。

內寫/外掛誰對車子比較傷(是否影響保固問題?)

上為K編主觀分析。
客觀來說,使用假訊號的外掛式因可調範圍小,故正常來說對引擎負荷是較小的(提升上也是),但以K編身邊車友實際案例卻發現,長期使用下來,外掛式的周邊零件汰換率反而是較高的??

細究原因發現,內寫式雖提升高/負荷大,但透過全車設定去調配/分擔。長久來說,反而是對特定訊號進行改寫的外掛式,因周邊零件參數沒有進行對應調配,反而易造成燃燒不完全/ 溫度/ 油氣過高 等情況,進而影響周邊零件妥善率,但這畢竟還是取決於各外掛品牌的技術,以及原車電腦的判斷與保護機制,並端看實際車況與駕駛者習慣並沒有一定結果,大家可酌量參考

至於保固方面,其實K編建議大家過保後再進行升級。
雖然
原廠的維修保養,沒事不會特別去檢查ECU(除非有問題),外掛式具有自行拆除的優勢,回廠更為方便快速,但即使是完全拔除外掛原廠診斷電腦多少還是可從一些記錄中,發現訊號不正常的蛛絲馬跡,故某些外掛店家宣稱,回廠前拔掉就不影響保固,這點其實建議持保留態度

內寫式回原廠前就要請店家幫忙還原,會更費事一些(可另購切換器自行還原)。還原後跟外掛同一個問題,還是有被找到蛛絲馬跡的風險。故原則上,為避免自身的回廠保養或維修上的麻煩,K編還是建議大家過保後再動力提升是最無風險的。

什麼車可內寫/外掛 (怎樣效果才會好?)

幾乎9成以上的車都可進行內寫/外掛動力升級,僅差在提升幅度的多寡,排名大致為:
渦輪增壓 / 柴油車 > 機械增壓 > 自然進氣
值得一提的是,自然進氣又可再細分,具可變汽門/ 凸輪軸可變的車種(通常15年內
)。

渦輪車/柴油車來說,因增壓值的介入,即使在不改任何硬體下(stage 1),內寫/外掛都能給予相當有感的性能提升,差異只在內寫附帶解除原廠限速(250km),並釋放了針對我國或歐盟環保排氣法規,進行的高程度引擎功率封印

機械增壓提升原理與渦輪相似,可透過電腦來修改壓力值與介入時間,來加大馬力輸出,不過壓力值可調範圍會略低於渦輪增壓,更進階就是加大機械皮帶盤直徑,做法類似於渦輪車的加大進氣(stage 2)。

相比之下,少了壓力值的自然進氣,電腦能造成的提升就小了不少,對於以加大渦輪數值為主軸的外掛式,等於被廢掉一半武功,有點變成高階版的油門放大器的感覺。

反之,內寫式因針對自然進氣車參數進行優化,尤其是「可變汽門」總開度優化,可大幅提升引擎燃燒的效率,特別是超過2.5,最好是3.5/六缸以上的自然進氣車,實測甚至有機會超過30匹的提升,尤其是愛預留性能的德歐車系效果最為明顯。

另外重視性能的車主,K編也建議加98汽油 (專業的內寫店家會詢問車主習慣的油品進行特調)。
因燃燒效率的提升,會增加了引擎運溫度,加高汽油提前燃燒(爆震)的機率,而原廠爆震抑制器的介入,也會連帶退點火等下修馬力的情況,故熱血車主們還是建議加98

內寫 VS 外掛電腦 如何選?

大體來說。若無嚴苛預算考量換車頻繁,K編推薦內寫能給予較全面性與穩定可靠的性能提升。
另外,對沒有渦輪增壓的車款來說,內寫電腦的方式勢必更加直接有效,至於電子油門放大器因沒實質的動力提升,就端看個人需求來進行加裝。
但無論是內寫/外掛甚至是油門放大器,為防止不必要的爭端,還是建議大家過保後在再進行升級。

解說完畢接下來,就是K編近期自己的升級與實測體驗拉!!
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中)內寫晶片/電腦實際紀錄該注意之事項小預算讓汽車動力大升級!?
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下)內寫後馬力機實測見真章居然更省油!?♥小預算讓汽車動力大升級!?

2020/07 update: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上篇)排氣管頭段/當派/觸媒如何選♥解開原廠封印的利器!?
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下篇)排氣管頭段/可變閥門 馬力機實測♥改完性能大躍進!?

延伸閱讀:
->【採購指南】小資新時尚精選10款好超值3C家電好物分享
->【互動開箱】駝背眼酸腰痛救星♥極輕無感Majextand萬用攜帶式鋅合金筆電架(頸大師)
->【互動開箱】華麗不失格調的中價極品♥香港設計師品牌LOBOR Watches石英/機械腕錶
->【互動開箱】超高速4G網路(隨身走/全家用)♥NETGEAR 810S智慧分享器3CA+5G Wi
->【互動開箱】全方位的夏季神器♥THOMSON多功能氣泡水機TM-SAU03R(戶外/居家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