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-【改車小百科】(上)內寫/外掛晶片如何挑-優缺點分析♥小預算讓汽車動力大升級!?
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下)內寫後馬力機實測見真章居然更省油!?♥小預算讓汽車動力大升級!?

2020/07 update: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上篇)排氣管頭段/當派/觸媒如何選♥解開原廠封印的利器!?
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下篇)排氣管頭段/可變閥門 馬力機實測♥改完性能大躍進!?

在年少時,K編也接觸過不少外掛跟內寫式(被朋友帶壞XD),尤其成本低卻有感的油門放大器,更是朋友間常討論的話題,但隨著年紀增長,自然開始研究其原理,且畢竟是自己要久開的車,如何在性能最大化與車輛耐用度取得平衡,有鑒於此本次K編主要目標也將放在內寫式上

透過各路管道與車友介紹花費數個月的時間,幾乎把台灣各大知名內寫店家都了解一輪,並以自己車作為基準值,列出大致的官方提升數據與價格差異,有興趣可參考K編在01上的分享

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台灣市場(全球也是),分為 品牌晶片與 專車特調 兩種派別,前者為大宗(又稱罐頭程式派),但為具更高競爭力,現在多數店家其實都具備一定程度的特調能力。畢竟已經開始有晶片品牌,在主推APP下載後,車主直接手機 (接ODB)即可自己內寫,K編在想或許,未來店家自身的教調能力才是能在此行業生存下去的關鍵。

上為店家-TTI Motorsports (泰山Tony)
所謂專車特調,就是針對實際車況與使用情境進行內寫,不過為求穩定與快速,通常還是會使用專車公版程式最為基礎來改寫,並經過一定的專業審核機制,方可確保安全性與耐用度

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油品與氣候的調整,再則就針對該車的實際年份/車況,是否有額外的差異改裝 (如排氣管/輪圈等),甚至是駕駛習慣或用戶特別需求進行調整。

K編認為微調是相當重要的,主因是跟與國外原程式相比,台灣的油品辛烷值與國外相比還有很大進步空間,另外偏濕熱的氣溫,以及最重要的用路環境(市區/高速/郊區),將影響引擎撞風冷卻的溫度,進而大幅影響車輛運作性能與零件耐用度。

上為泰山TTI Tony辦公室的獎盃。
沒經過實車調整的程式,除耐用度會有風險外,其實性能上也有不小的差距。這也是為何不同店家針對同一車款內血後,馬力機實測提升值從 1X~8X 匹都有,性能差異極大的情況,當然另一說法是,提升少的話比較穩定不傷車,所以這並沒有正確選項,端看車主自己比較與選擇

K編最後選擇的店家是,曾在賓士A/B/CLA/GLA社團紅極一時的TTI Motorsports (泰山Tony),主要是以前玩VAG車系時就看過不少報導,算一算超過10年了吧(暴露年紀)。國外Lexus論壇(Clublexus)也是相當火熱(自然進氣優化),店家特調的TTI Ford Focus (如影片) 近期也是常在節目中看到。

改車界專精於ECU教調,甚至全品牌車系對應的店家其實不多。就連難寫出成效的自然進氣車種,也是TTI擅長的範圍,這更是K編特別看重,選擇來親身升級/ 紀錄細節,最後安排馬力機實測的主因。
PS: 本篇單純分享,大家找TTI內寫K編也沒任何佣金。(笑)

另外該店也跟德國EVOTECH合作,算是給喜歡品牌型晶片的用戶另一選項。(通過德國TUV認證)
不過本次K編是選擇,TTI自己的特調方案,因為相信店家的經驗與技術,另外就是價格相對實惠不少

K編作為實測的愛車是Benz 2015(16年式) CLS400 Shooting Brake AMG Line。(原車相關數據

這台車的特點就是,使用AMG E43/GLE43/C43/GLC43相同的3.0 V6雙渦輪增壓引擎 (代號M276),與AMG 43僅差在教調與少量的硬體細節,原即具備 333hp/49.0kgm的馬力,只要經過ECU/TCU的內寫,就有機會釋放出接近,甚至超過AMG 43車系的原廠馬力數據367hp / 53kgm)。

其實這樣同引擎僅電腦教調不同的情況,時常會出現在歐德系品牌,諸如國內常見的Benz C/E 200.250.300; BMW 320.328.330.520.528.530; 各式VAG車系等都是普遍案例。

這也呼應了前面提過的,歐系車種往往有更高的性能潛力可釋放,即使有少量硬體差異,畢竟引擎架構本來就能支援到更大的馬力輸出,所以用內寫接近/超越下一級距型號的原廠馬力,難度其實並不高。
PS: 當然若在都內寫的情況下,高一型號的車種會有更好的極限值,不過差異沒有想像中大。

上為原廠空濾。
這次K編做的歸屬為一階(stage 1)內寫。雖然各家店都有自己定義,但K編直接以歐洲升級規範為例,幫大家簡單劃分如下:
(1) 一階stage 1 :  不動或小幅更動硬體下的純電腦升級。
(2) 二階stage 2 : 進氣系統」+排氣系統Down Pipe更換+中尾段更換。
(3) 三階stage 3 : 二階基礎上,換更大「渦輪增壓器 or Hybrid系統」。
PS: 少數店家喜歡用二階當噱頭,進而收取更高的內寫費用,但其實在硬體未動 (尤其是進氣跟Down Pipe)下,再如何提升軟體程序都有限,都歸屬在一階的範疇。

另外這也是為何,通常主推品牌晶片套裝(非客製化特調)型的店家,會要求更換指定硬體,來對應電腦階段升級的原因。畢竟部分品牌有時甚至沒有一階的選項,要對應的話就需加裝二階所需的硬體,但不見得適合,甚至可能因此發生問題,更多細節可參考此頻道介紹

K編全車僅進行排氣管中尾段的升級(Fi Exhaust),其餘全原廠
這次順便買了,全球高評的K&N高流量空濾取代原廠空濾,雖說比不上專業進氣套件的效果,但多少能增加一定進氣量,此外該網是可以清洗後重複使用的,故未來每次保養都能節省數千的更換空濾費

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雖說進氣量對於引擎有絕對幫助,但在電腦邏輯沒變下不會增加太多燃燒效率,可能就只有省錢這個優勢了,故還是建議大家性能提升上,軟硬體都要一起做搭配

TTI 店長Tony表示,針對排氣管中尾段+高流量空濾的硬體,可用stage 1 plus的方向 (不另加價) 進行調整,這其實也是特調的好處,可根據實際車況進行修正

先幫車接上電,避免寫入過程中讓車發生沒電。

接下來就是正式內寫作業。
標準程序其實應該是先讀取車輛完整資料,尤其是特調型或少見車種的內寫,會需要先給店家時間,依車種與需求進行細調跟優化
不過K編為了節省時間,前一個星期就先到店家完成資料的讀取,待店家通知完成後,就直接過來寫入。

本次K編除了標準ECU(引擎電腦)的優化外,還另外花了幾千元加購TCU(變速箱電腦)的升級,不過價位仍然相當實惠,甚至比不少店家單寫ECU的價位還划算不少。

至於TCU的成效,K編認為非常有感換檔反應高不只一個檔次,且後續在馬力機實測數據上,似乎也有充分的體現。

寫入完成後,會再用診斷電腦查看是否有亮燈或故障碼情況。

實跑監控的重要!! & 電腦學習模式的建立

基於店家要求商業保密性,所以不能貼出相關的照片/影片,但在檢測完亮燈與故障碼後,TTI最後進行的手續是,K編認為最重要也最關鍵的部分,「實跑監控」與「學習模式建立」。
會先在車上接上專門的監控套件,再跟車主一起出去實跑實測,進行兩次的全油門試跑(過程至少要連續升兩檔),目的有二:

(1) 全程監控: 在車輛全出力的高負荷下,可用每毫秒十次的頻率,監控全車包含轉速/ 進氣溫度/ 水溫/ 點火 /爆震 等超過50種細節的數值,藉此確認電腦優化對實車狀況是否有不良狀況,例如K編的車在第二次試跑時,於轉速4900時發生退點火三度的情況,但經過交叉比對與驗證,確定是當時中午進氣溫度太高造成,且在原廠保護機制七度範圍內,故不影響耐用度

(2) 學習模式: 電腦再升級完會回到新車狀態重新學習,此時至少跑兩次的全油門,可讓電腦紀錄與學習,未來能提供更快的油門反應與換檔速度,反之如果常態過溫行駛,電腦就自然會調慢油門跟換檔反應,這也是為何常有人說,太溫馴新車反而會讓車不好開的主因。


電腦升級完成後,K編還貼上另購的紅色引擎飾條(AMG 43車系專用)看起來更有氣勢。

實跑監控對於電腦升級來說,絕對是極為重要的環節,通常車齡大或是有潛在問題的車,往往就是少了這步驟,等實際上路長期使用,致命的高溫或燃燒不全渦輪甚至引擎的損壞,諸如最常見的火星塞的積碳與老化,或是冷卻系統的不良,都能在此時發現異常疑點,進而抓出問題所在

反之部分沒做監控的店家,通常會直接套用較保險的原套裝設定,甚至調低參數來降低風險,事實上K編認為這樣是本末導致,不僅無法抓出實際問題,還進而降低了性能提升的潛力

上為內寫DIY切換器:左為一體式,右為智慧手機(安卓)專用。
前面提過內寫的還原或切換,不像外掛那麼簡單可以自行拔下,但其實只要加購切換器,車主就能自行接上ODB插頭一鍵進行還原或模式切換

諸如回原廠前,即可進行電腦還原。另針對不同需求,也能隨時依實際情況進行各種模式寫入,諸如:
0. 原廠模式 (回廠檢查/保養)。
1. 高性能模式 (最大動力輸出)。
2. 老婆買菜模式 (降低輸出給其他駕駛人)。
3. 排氣管聲浪變化(回火聲/放砲聲)等。
4. 特殊需求(山路扭力/尾速特化)等。
算是其實相當有趣,也能符合常有切換不同模式的車主需求。

接著就要進入殘酷擂台時間拉。

<-【改車小百科】(上)內寫/外掛晶片如何挑-優缺點分析♥小預算讓汽車動力大升級!?
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下)內寫後馬力機實測見真章居然更省油!?♥小預算讓汽車動力大升級!?

附上內寫店家資料:
TTI Motorsports
新北市泰山區文程路168-51號
TEL: +886 915 353757
FB粉絲會

2020/07 update: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上篇)排氣管頭段/當派/觸媒如何選♥解開原廠封印的利器!?

->【改車小百科】(下篇)排氣管頭段/可變閥門 馬力機實測♥改完性能大躍進!?

延伸閱讀:

->【採購指南】小資新時尚精選10款好超值3C家電好物分享
->【互動開箱】駝背眼酸腰痛救星♥極輕無感Majextand萬用攜帶式鋅合金筆電架(頸大師)

->【互動開箱】華麗不失格調的中價極品♥香港設計師品牌LOBOR Watches石英/機械腕錶
->【互動開箱】超高速4G網路(隨身走/全家用)♥NETGEAR 810S智慧分享器3CA+5G Wi
->【互動開箱】全方位的夏季神器♥THOMSON多功能氣泡水機TM-SAU03R(戶外/居家)

3 thoughts on “【改車小百科】(中)內寫晶片/電腦實際紀錄-該注意之事項♥小預算讓汽車動力大升級!?”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