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為ECOVACS OZMO 600 開箱文,閱讀前建議先觀看前篇:
【中肯評比】掃地機器人好用嗎♥快速挑選自己的專屬夥伴
(續前篇) 選擇OZMO 600的理由
室內25坪(三房1廳)->隨機型機種即可>>隨機強化型 (陀螺儀+弓字路徑)
傢俱下方最低14.5公分->大部分機型都可>>約7.9~8公分
毛髮多/磁磚隙縫多->滾刷型比較保險>>滾刷款 (需清理頭髮纏繞)
打掃時人多半不在->脫困力/迴避力強機種>>脫困/迴避力皆低 (需整理地板)
最好有赤腳走路的乾淨->水箱濕拖二合一機型>>電控獨立水箱濕拖
無禁入區域->無虛擬牆機種即可>>無虛擬牆 (需處理障礙)
希望一萬內打發->小米、Ecovacs、THOMSON、BMXrobot>>8千初搞定
Ecovacs(科沃斯)跟小米一樣是中國品牌,在內地是有近65%市占率的家用機器人品牌(擦窗機器人…等),據了解在歐洲也創下了不錯成績(?),總之市佔高代表可改進的樣本多,個人是很樂見其成的。OZMO 600在中國的型號是DD35 (灰色),除了顏色外 (台灣版是黑色),外型到功能幾乎是一模一樣的。
本來有參加台灣的活動想拚個免費送,但設計太差大家罵成一團,一怒之下殺去對岸雙11購物節搶便宜。下手前卻發現台灣MOMO購物雙11各種活動,扣完大概8千多而已,甚至比小米1還便宜。雖然只是隨機型機種,但重點是多了電控水箱濕拖,天人交戰下決定在台灣買,因多花1千多換台灣一年半保固,還有後續的耗材跟維修想想還是值得。畢竟掃地機電池、刷頭、塵網…等都是未來固定耗材。
內容物與外觀功能檢視
包裝拆開後內容物如下,除了基本套件外,還多付了一組耗材組合
耗材組裡包含兩色雙刷頭*1、拖布、集塵濾網,至少可省了一次更換的錢
翻到機身背面,中間配有滾刷的主吸口還算是寬廣,這對清掃面積是幫助的
家裡的伊萊克斯吸塵器用到最後,橡膠導輪全都破了,OZMO600有塑料保護還算細心
仔細看一下滾刷後方,還有一個類似畚箕的橡膠伸縮版,應該是為了提升灰塵的掃除率
現在滾刷的機型為了方面讓你清理頭髮糾纏,都有快速取出的機制
雙刷頭機種可以增加瞬間清掃面積,但對角落清潔沒有幫助(畢竟只用到一邊)
輪子可以按壓,除緩衝效果外就是影響爬坡還有脫困能力
翻回正面打開蓋子,裡面裝有集塵箱(容量還算大應該夠用)
集塵箱上貼有如何清理跟清洗的方式,另注意右上角紅色的開關,大家記得把他切到ON,第一天鬧笑話,不管怎充電APP都顯示電量不足,原來是開關沒開XD
集塵箱旁付有一個清理小刷,上面還有刀片(讓你清理頭髮糾纏)
關上蓋子把外面的白色緩衝條拿掉,才能真正開啟機子的防撞功能
拿掉後在頭段(移動方向這面),會有一個具彈力的緩衝殼,即使撞到也不用擔心機子或是傢俱任一方損壞(至少我用到現在是還沒看到傷痕)。
水箱使用電控水門還不錯,至少不用擔心沒使用時會亂滲水出來,應該還能控制出水量 (台灣版APP居然不行!!)
裝滿水發現水箱還挺大,尤其跟小米2代的超小水箱比,(實測拖了25坪只消耗1/4)
把清潔布板與水箱組合起來後,直接插入機身尾端還滿方便。至少不用為了拆布把整台翻過來 (偵測到拖布後APP會轉變成拖地模式)
實測裝滿水整台翻過來拍照,水也不會流出來(但有小水珠),防漏性還不差
遙控器還算小巧好看(跟某些品牌比),上面有遙控、啟動(自動模式)、角落模式、定點模式、返家等功能,當然這些功能APP其實也都有,個人更愛用APP一點。
充電座也滿有質感的,會發射信號讓掃地機自己返家的功能當然也是基本
整體來說我滿喜歡這款的外形,跟IRobot有87分像(笑),雖然價格不及人家1/3(笑)
APP操作與功能簡介
Ecovas台灣版APP看起來是另行開發的(紅框),跟中國版的阿里智能(紫框)不同
兩者最大差異在於,中國版是多家廠商共用的阿里雲,各廠牌各設備都有,帳號看起來也是分開的,這樣是否台灣版就沒有被竊取個資的疑慮?(待觀察) (中國版APP示意圖)
經過兩邊功能逐一比對後,我要特別抱怨一下,中國版超好用的兩個功能怎被閹割掉了!而且OZMO600不能用中國的APP(配對失敗),等於宣告了功能的死刑。很希望未來台灣版也可以趕快補上。
好用功能A: 拖地水量控制 (想拖濕一點 or 快乾一點都可)
好用功能B: 清掃地圖記錄(不在家也能用地圖輪廓知道哪漏掃)
抱怨完回到台灣版操作。在註冊/登入後,會要求加入掃地機
基本上台灣有出的機種都能配對,這邊選擇OZMO 600
幫機器人連上家裡的WIFI,本來我覺得不支援5G WIFI到底是什麼古董規格,後來看說明因2.4G穿透力高,不容易被家中隔間阻擋失去信號,好吧…的確有理
會要求按下Reset鍵,進行重新配對。這邊再抱怨一下APP不支援家庭模式,也就是假如你跟老婆有各自帳號,但機器只能綁一個帳號…如果兩人都想在公司觀看/操控機器人怎辦? 只能用同一帳號登入! 這是目前實驗的唯一解…
設定需要一些時間約略要15~20秒
設定完成後可看到機器人在線/離線畫面,首次進入會出現各種教學,自由切換純掃 or 掃拖雙效 兩種模式。
點選在線的機器人會出現主控台:
機器狀態: 待機、掃地、拖地、異常..等
電量: 目前電池存量
更多選項(右上): 進入更多進階設定
遙控方向鍵: 用方向鍵遙控機器(很好玩)
模式: 自動(弓形)、角落、定點(同心圓)三種運作模式
返家回充: 自己返回充電
按下遙控面板則會跳出滿版的方向鍵,不過私心覺得比起左 / 右,使用順時鐘 / 逆時鐘可能會更直覺一點 (後面操作影片會說明)
當機器正在運作時,會看到狀態改變,且畫面內小機器隨著方向進行奔跑
點選返家回充時,則會出現牽引畫面
另特別說明,當機器被卡住時APP會顯示故障狀態,但不會有推播或任何提示,假如你沒剛好打開看到,再過一段時間(例如回家),就會發現機器人呈現離線狀態,此時app沒有任何方法重新建立連線自然也無法使用呼叫功能,要像找家裡小貓小狗的方式慢慢去尋找它,這點不夠便利雖然主要只發生在初期沒整理地面時。
點選右上角的。。。進入更多(進階設定)
點選已排定的清潔任務,可像設定鬧鐘的方式,自由新增多組定期定時自動清掃排程,這個實際使用後覺得真的滿方便的。
只要有手動或定時自動清掃,進入清潔紀錄就會看清潔時間歷程。注意清潔時間並不是固定的(畢竟是隨機型),以我家室內25坪為例,目前40Min~1H30Min都有過,除了隨機路線變外,有時跟現場環境複雜度改變也有很大關係。
配件使用壽命追蹤,會幫你紀錄與判斷多久該換耗材,但我覺得跑的有點快,建議可參考就好。
重新命名顧名思義,就只是在APP裡幫你的掃地機另外取名,家裡有多台時是好用的。
最後是尋找功能,機器會發出嗶嗶嗶的叫聲,讓你立即找到它不過當然前提是機器必須在線(笑)
實機掃除展示
除了三種路徑模式外,也可以透過遙控器 or APP手動遙控機器 (其實滿好玩),有點像會掃地、拖地的遙控車,不過左右其實是順時鐘/逆時鐘轉圈(容易過頭),操作上真的需要習慣一下。
遙控模式 [沒影片點此->優酷版]
原廠把這款定位為智慧規劃,主要是因為有陀螺儀等裝置的導入,會計算自己走過的面積,規,每次遇到障礙物會重新算出新的弓字形路徑,經過多次實驗發現確實可大幅減少重複掃跟漏掃的情況。所以只稱隨機型稍微有點低估,但說是規劃型又還不夠格(畢竟還是要靠碰撞不斷修正路徑),姑且稱為隨機型(強化版)或許合理些。
自動(弓字)模式 [沒影片點此->優酷版]
角落模式其實還算是好用的路徑方式,總之就是一直延外部輪廓走,特別想清掃較髒的角落,或是地板中間有很多雜物不想清理時,這模式還是能打掃。像在我尚未解決沙發卡機問題的兩三天裡,我幾乎都是用這模式進行打掃。
角落模式 [沒影片點此->優酷版]
此模式其實就是以現在位置當中心,持續向外繞同心圓,到一定大小後再向內繞同心圓直到原點,去加強這區塊的重點清潔,經測試繞圓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,會修正中心點繼續繞圓。
定點(同心圓)模式 [沒影片點此->優酷版]
使用心得與問題解決
以目前實測兩周的結論而言真的是好用,就像多數用過掃地機的人說的(不一定此牌),會有種回不去的感覺,每天回家就有乾淨的地板真的是很舒爽,尤其加上濕拖後就連赤腳也不會黑,感覺提倡居家裸足或是家裡有小孩的人應該會非常喜歡。
我對於OZMO600的濕拖最滿意的地方,是在水量控制這塊。在拖布完全濕透後,定期給水讓拖布的水量非常穩定,雖然台灣版APP沒有好用的水量控制,但好險目前的預設水量挺剛好的,除了清潔基本上夠用外,重點是很快乾!! 這很重要在於可以避免未乾前的髒污沾黏。
拖布的清潔我一開始有些擔心但後來發現比想像中容易,目前我是每3~4天加一次水箱順便洗拖布,這是三次後的拖布看起來挺髒的,但我實際在旁觀察第四次拖地時,發現清潔度並沒有因此而下降,所以至少在每次水箱的水用完前,拖布的耐髒程度是足夠的(當然還是要視每個人實際環境)。
清洗上也比想像中容易,在水龍頭下稍微搓洗幾下很快恢復乾淨,這點我要給他小加分一下。
接著就是大家很在意的清潔度問題,我大概有一整個星期每天回家第一件事,就是檢查新來的瑪麗亞(OZMO600)有沒有認真工作。我習慣將家中的髒汙分成三大魔王: 細屑、灰塵和毛髮。
開心的是我真的幾乎看不到細屑了,而灰塵我想應該是因為有濕拖,別說看不出來了,連趴在地上用手摸都摸不到,連以前要常洗底部的室內拖現在都不會黑了,說真的效果優秀到我有點驚訝。接下來當然就是毛髮,我特別在出門前拍下家中幾個容易有毛髮掉落跟累積的地區(如:化妝台)。
回來發現真的頭髮全被掃乾淨了….我對它的清潔力算是相當滿意
但是~怎麼可能一開始就如此順利呢? 還記得我在前篇文章裡一直強調的環境因素,尤其OZMO600又是一台隨機型+無虛擬牆+脫困力不強的機種嗎? 這代表他有以下缺點:
1. 無法預先判斷/自動避開障礙物
2. 遇到障礙被卡機時幾乎沒有自行脫困的可能
3. 不能虛擬牆去隔絕不想打掃 or 可能會卡機的地方
所以首先第一天遇到的就是電線,這真的是多數掃地機的噩夢
所以當晚就把家裡所有落地的電線都做了個整理,基本上只要不散在地 or 改用熱溶膠之類固定在地上,就不會影響到掃地機。隔天的新卡機點在拖地過長的床單(攤手),不過這個算好解決只要出門前留意一下就好。另外大家擔心的窗簾拖地問題,經多次實驗後確認窗簾是不會影響的(可能要一定長度)
但真正令人最苦惱的其實是障礙物太矮的問題,還記得前篇文章提到的環境因素中[傢俱底座],在我家反而成為真正致命的殺手。在購買以前完全沒過想主打現代俐落風的薄型底座,會讓掃地機上的去卻下不來。
本來沙發底座實測大約是1.5~1.6公分高,高於原廠公布的跨高規格(無抹布1.4公分;有抹布1.3公分 )。但實際上不會這麼完美因隨機型機種,會一直不斷嘗試並<很貼心>幫你爬上去卻下不來,就會完全卡在那裏…
在買之前本來最擔心的是他爬不上門檻等情況,但沒想到亂爬上東西才是真正苦惱(笑),在機種沒支援虛擬牆下,搬物體阻擋我認為非常不美觀俐落且絆腳,其實只要將傢俱墊高到一定高度,機器就再也無法爬上去,此外經查證1~2公分的細微墊高,並不會影響到沙發原本人體工學,如果有相同問題的人很建議用此解法。
把沙發、茶几等底座黏上足夠厚的大賣場傢俱避震墊(橡膠 or 耐壓泡棉),經實驗墊高到最少2.6公分以上(3公分更保險),OZMO600就不太可能上去了
自從墊高後果然就再也沒發生卡機的情況,每天會自動打掃自動回家的瑪麗亞就是好
另外要幫隨機型說一下好話,以前曾試過幾款規劃型機器,發現會自動避開複雜的餐桌椅下區塊不掃(可能認為是障礙),但隨機型真的是吃苦耐勞的阿信,會一直不斷嘗試鑽進去慢慢地還是能掃到,是否全部清潔到就要看運氣,不過就是可能會影響清掃的時間。
曾經做過實驗故意把充電底座弄斜的,讓機器一出去就進到有複雜椅腳的沙發下,同時也大幅增加了會回家充電的難度(需要剛好的角度),發現本來只需49Min的清掃最後變成了1H30Min,所以假如有發現清掃時間過長時,建議大家可以留心一下環境的複雜度。
總評與推薦
總體而言,OZMO600是一台清掃力優異,萬元下少數具備電控水箱濕拖,並且相對路徑智慧的隨機型機種。
優點特色:
1.不易重複或漏掃區塊(自動弓字規劃)
2. 可進入較低下方空間(8公分)
3. 清掃力不差(對應毛髮與隙縫皆可勝任)且日常維護容易
4. 有機會達成局部複雜區塊清掃
5. 非常好用的水箱濕拖且水量控制優異
6. APP好上手且定時功能實用
7. 售價低廉,且耗材不貴
缺點注意:
1. 不支援虛擬牆功能
2. 路線隨機且清掃時間不固定
3. 脫困能力低
4. 隨機型無法回充續掃(空間與電量需注意)
5.台灣版APP缺少清掃地圖與水量控制
6. APP不支援家庭帳號模式
推薦用於:
1. 三房一廳 or 室內30坪以下
2. 有檢查地板習慣且家中無特殊障礙
3. 追求地板全面積清潔or 赤腳行走
4. 想久久再清理拖布、塵箱與補水
5. 喜歡用APP監控或不想紀錄耗材時間
6. 萬元內就想掃、吸、濕拖一次搞定的人
希望以上開箱與個人意見能讓對大家有所幫助,若有不才錯誤或補充之處,非常歡迎留言指正。更歡迎大家下面發問與一同討論。
您也可以留下想詢問的項目或議題,我也將盡可協助測試並解答,完整本篇開箱文的實用性。
延伸閱讀:
->【老實開箱】平價版的掃地機王者♥美國iRobot Roomba 690 WiFi掃地機器人
->【老實開箱】擦得無敵乾淨♥美國iRobot Braava Jet 240拖地機器人
->【中肯評比】掃地機器人好用嗎♥快速挑選自己的專屬夥伴
->【老實開箱】比掃地機器人還厲害♥Ecovacs GLASSBOT 850 智慧擦窗機器人
->【互動開箱】全方位的夏季神器♥THOMSON多功能氣泡水機 TM-SAU03R
剛買來用⋯請問邊刷要怎麼拆呢?還有集塵盒??謝謝> <
邊刷直接拔下來~ 集塵箱打開蓋子就能抽出來了^^
一直撞傢俱/牆面(不是有紅外線嗎),這是正常的嗎?
正常喔 因為沒有雷射頭 其實即使有雷射頭的機種 例如小米 也還是會撞的
買了一天 並測試一天 發現有幾個狀況 不知道你那台是否也是如此
1.跑一陣子後,他自己停在那邊,沒被異物卡住,也沒有什麼顯示或蜂鳴聲,按內附遙控器都不能喚醒,一定要按主機的auto鍵,
(如果停在床底 我不就要變蟻人 才能救到他 前提是床底有10多公分高 他是可以進去的)
2.主機已在充電座上休息了。這時按到方向上下左右鍵,他會離開充電座,此時,按了一下回充電按鈕,他只是原地 B~B~兩聲,多按幾次回充,或是再按方向鍵移動主機,再按回充鍵,都只是原地B~B~,都不回家,你的也是嗎
我這台已經用了快10個月
1.跑一陣子自動停住,當下APP應該會顯示是甚麼異常,還有一種情況是他不知道怎麼回家,例如充電器沒插電或是地形複雜到他回不去。怎樣都無法喚醒應該是停住過很久以後才會這樣,確實只能按AUTO
2. 回充不小心離開後,按下HOME鍵應該可以正常回去,唯獨離太近時他會難回去,如果離開我會故意讓他離開多一點 大概15公分再按HOME鍵
想請問買了台灣的 能用大陸的app嗎
哈 這K編第一時間測試過 相容可惜是不行~